大师之所以为大师,就是因为他们的思想不受世俗左右,他们的作品是有深度与广度的,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坚持。
台南市美术馆是台湾省古迹密度最高的台南市中西区的一座有名美术馆。美术馆主要以保存文化资产、展览、教育、研究为主要业务,搜集古现代对于美术发展有重要影响和意义的艺术家作品。
日前,台南美术馆推出由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先生设计的全新LOGO。新LOGO以极简的线条象征性的表现了美术馆“五角星”的构造,并以一个同样极简的“M”字母结束。
当然,做为一个平面设计大师,他的作品还是很有说服力的。LOGO在字体设计上,很有独特性和前卫感,在字体结构上也有中文的独特魅力,能够更好的向世界展示台南美术馆的存在。
直至近日,facebook用户周雨卫拍摄了台南美术馆新招牌,并发文调侃:“原研哉会哭吧,这种强暴做法真是脑残无医……明明可以有其他更好的做法(不打扰不破坏建筑外观),偏偏要这样硬上”。
随后引起了网友热烈讨论。从照片我们可以看见,台南美术馆为了不破坏美术馆建筑,从而将新LOGO以支撑的方式,直接粗暴的挂在了美术门口,导致招牌与建筑的十分不协调。同时网友们还在关注一个热点,为什么繁体的“台”字黏在一起了。
繁体的“台”字是十分复杂的,特别是横画比较多,为什么原研哉先生还会压扁这个字体啦?尽管已经选择了极其纤细的笔画来设计字体,字体的风格也十分独特、前卫,但是“台”字黏在一起这个问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不知道原研哉先生有没有考虑过设计作品做成实物会有制作上困难的问题。但是许多初级设计师都知道,设计出来的作品都无法完全还原,一些工艺也无法实现,能实现成本也会大大增加。
原研哉为台南美术馆设计的LOGO在制作上就有极大的困难,看台南美术馆的照片上,很显然是工艺还达不到那个高度。而从设计稿来说,“台”字的识别度也的确不够,其他几个字在压扁以后也出现了识别度不高的问题。纵观原研哉先生设计的作品当中,不难发现他喜欢用压扁的字体来设计LOGO,这也是惯用的设计手法吧!
网上也有一种说法,说:“看完了我也能设计了”。台南美术馆以线条勾画出五角星并连接上一个M字母的新LOGO在普通人眼中都是十分简单,所以很多人都说自己能够设计了,其实不然。
设计更加看重的是一种设计的思维,很多设计师跳不出思维的圈,就不敢这样大胆的把这样简单风格的LOGO运用到一个知名美术馆身上。我记得有人说过,大师与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大师的思维不受别人的左右,只做对的设计。而我们普通设计师做的设计,更多的是看重甲方的爱好,市场的需求,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动摇。所以,就这一点,原研哉先生大胆的思维、前卫的风格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